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一上
Workshop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Ⅰ)1 
開課學期
100-1 
授課對象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康旻杰 
課號
BP7016 
課程識別碼
544 M0381 
班次
01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5,6,7,8(12:20~16:20)星期五5,6,7,8(12:20~16:20) 
上課地點
工綜313工綜313 
備註
總人數上限:1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01practicum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若先不由行政劃分的知識認知都市中的區域,台北東西兩端的松山與萬華各自以河港聚落的型態肇啟了城市的空間演繹。舊名錫口的松山和仍以艋舺著稱的萬華,分別拜基隆河及淡水河的水運發展出街庄的格局。經過殖民現代化及都市計劃的洗禮,兩地各經歷了空間變遷的轉折,卻又微妙地在城市兩端相互對照:松山慈祐宮相對於萬華龍山寺、松山饒河街夜市相對於萬華華西街西昌街梧州街等夜市、松山火車站相對於萬華火車站(東台灣與西台灣進入台北火車站的兩大前哨)、五分埔成衣市場相對於大理成衣街(又大多都是來自彰化的城鄉移民)、曾經是城市邊陲(沿著鐵道的工業地景作為見證)的新副都心相對於邊陲化的歷史之心、軸線東的都市更新相對於軸向西的都市更新…

有別以往研一實習先以大尺度的行政區域作為空間分析的架構,今年嘗試將切入角度拉回小尺度的河港歷史源頭,從
1. 現存文化地景的體驗探索與註記,
2. 套繪清領時期的有機聚落以回溯城市與原始河流的水文脈絡,
3. 再由日治時期的殖民都市計劃分析交通運輸、現代性街區改正、理性規畫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對城市空間的真實作用,
4. 繼而從兩地區二戰後的都市擴張與變遷,解析戰後移民與城鄉移民如何跟隨都市化與依賴發展的產業,結構性地轉化了舊街庄的空間體質與都市紋理,
5. 最後檢視自80年代以降,當服務性城市逐漸取代生產性城市、且台北發展軸線東移愈趨明顯,居住正義、都市保育、與都市更新等議題如何反應都市政策及草根運動間的矛盾,又分從城市兩端引發何種不同之空間效應。

循此基本線索,修課學生將跟隨三名主帶老師及助教,預計以十二週的時間,透過一系列繪圖、套圖、疊圖、及基地分析的操作,延展空間與社會分析的再現視角,同時拉出都市空間變遷的歷史縱深。此過程一方面藉由工具理性之掌握與辯證,強化學生專業養成的基本能力;另方面則從mapping的視覺化閱讀與書寫,凸顯實質空間的脈絡與處境,由圖面推演後續規劃設計或空間計畫書的可能發展。簡言之,實習一第一學期的課程,相當程度是一套具城鄉所價值觀之基地計畫(site planning)的訓練。

為有效發揮多元背景學生組成的能量與潛力,三位老師與助教的分組內將再細分為松山與萬華兩小組,每一小組儘可能摻雜不同專長的學生,營造一多樣化的討論及相互學習情境。第一階段(地景探索體驗)後即由助教統一分組,階段報告後可由學生自行成组,但依舊以多元背景組成為基本原則,若其中有磨合上的難度,各組老師有再調整的權利。
 

課程目標
1. 建築與城鄉所的研一實習為一強調空間與社會實踐(praxis)的實習課程(practicum),修課學生藉由真實田野的體驗、訪調、量度、研究、與省思,進入基地的生活世界,並於梳理空間之社會關係的同時,建立自身與在地生活主體的聯繫,藉此界定規劃設計方法論的分析取向,進而發展以參與式規劃設計為主軸的空間策略與行動。

2. 本學年的課程以台北市東區的松山及西區的萬華為實習田野,將全班學生分為兩大組後,分別由基隆河畔的錫口及淡水河岸的艋舺兩處老街庄出發進行踏勘,從小尺度的河岸聚落探索城市的源頭與身世,繼而透過細膩的文/圖獻蒐集與訪談,釐清台北東西區發展與消長的歷史、政治經濟、與社會過程,並由分組的對照與對話重新理解及詮釋二元城市的真實意義。

3. 第一學期的操作將特別強調製圖(mapping)作為一分析及規劃設計工具,各組學生必須不斷將田野及研究資料轉化為圖檔,配合文字內容,具象呈現出空間、時間、與生活地圖。經由圖層分析、疊圖、參與式觀察、空間模式語言的建構、與地方社區互動,各組必須於期中後階段逐漸確認規劃設計議題及下階段(第二學期)具體之空間計畫與規劃實踐方法。

4. 參與式規劃設計是實習一的核心精神,修課學生必須於學期進行過程擬定參與的目標與策略,從居民生活路徑的指認與測繪、地方每日生活節奏的掌握與記錄、在地敘事的彙整與再現、與社區組織及個人的互動與培力、乃至由不同權力網絡中研判規劃介入的價值、從而建立空間計畫的合作夥伴。前階段的田野操作成果將式可行性與必要性,適時編輯成可提供在地民眾閱讀的社區報、繪本、或主題書冊。
 
課程要求
1.全程參與田野訪調、課程討論、小組合作、社區參與、學期演講、及學期評圖簡報。

2.透過文獻研究及田野記錄,繪製系列圖說,作為空間分析的基礎。

3.依照課程進度,針對萬華及松山都市變遷過程進行脈絡化研究,完成報告書,並以此提出規劃設計及空間行動課題。

4.註記在地空間模式及生活路徑,深刻了解社區或社群之都市處境與議題,提擬參與式規劃設計策略。

5.與不同背景同學組成跨領域研究及行動小組,獨立自主、分工合作,協力完成任務。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莊永明(1991),台北老街,台北: 時報文化。
徐裕健(1993),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台北:臺大土木所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高傳棋(2004),穿越時空看台北:台北建城120週年,台北:南天。
莊永明(1996),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台北:遠流。
林會承(1979),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境與象。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精) ,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台北市路街史<舊地名由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世孟(1993),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台北:詹氏。
黃武達(2006),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 : 1895-1945,台北:南天。
黃武達(2009),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 : 日治時代(1895-1945),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張景森(1991),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台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旭正(1994),戰後臺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台北:臺大土木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孫權(1997),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宗德(1991),八零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榮重(1984),台北松山地區都市化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明(1993),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Alexander, Christopher, Sara Ishikawa, Murray Silverstein, with Max Jacobson, Ingrid Fiksdahl-King, Shlomo Angel,(1977), A Pattern Language :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nch, Kevin, and Gary Hack(1984, 3rd ed.), Site Planning,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MIT Press.
 
參考書目
請參考[規劃與設計史]課程第1-7週閱讀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9/16  課程說明 ; 基地體驗、探索與發現 
第2週
9/20,9/23  心象地圖(Mental Map) ; 第一階段成果報告 
第3週
9/27,9/30  莊永銘老師演講、河港聚落脈絡 ; 日治時期都市計劃 
第4週
10/04,10/07  日治時期的都市計劃、城市空間、街道空間 
第5週
10/11,10/14  高傳棋老師演講;階段二、三評圖 
第6週
10/18,10/21  階段四:戰後都市計畫及都市變遷 
第7週
10/25,10/28  階段四:戰後都市計畫及都市變遷 
第8週
11/01,11/04  階段四:戰後都市計畫及都市變遷 
第9週
11/08,11/11  階段四:戰後都市計畫及都市變遷 
第10週
11/15,11/18  階段四評圖;研究議題討論 
第11週
11/22,11/25  階段五:八○年代後都市發展及變遷 
第12週
11/29,12/02  階段五:八○年代後都市發展及變遷 
第13週
12/06,12/09  階段五:八○年代後都市發展及變遷 
第14週
12/13,12/16  階段五:八○年代後都市發展及變遷 
第15週
12/20,12/23  階段五評圖;小組議題討論 
第16週
12/27,12/30  階段六:議題發展 
第17週
1/03,1/06  階段六:議題發展 
第18週
1/10,1/13  期末評圖報告(預評); 期末評圖報告(正評)